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焦点 > 

环球头条:修通一座桥,幸福两岸人

2023-01-29 08:44:11 来源:左江日报

安平大桥附近风景秀丽。

□ 本报记者 李鸿熙 钟金炽

深冬,我们驾车从大新县城出发,走恩城乡方向,仅20多分钟便抵达安平大桥。全程道路平坦,一路旖旎风光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去年10月,位于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附近的安平大桥实现了通车。安平大桥横跨黑水河,河左岸是恩城乡,右岸是雷平镇。直接连接着的就是新圩村和安平村。架起一座桥,幸福两岸人。这座桥的建成通车,方便了两个乡镇约五万人的过河来往。

我们采访了解到,过去,安平大桥还没有修通的时候,附近一带群众最主要的过河方式就是划竹排。安平村的群众对此印象深刻。“以前我们都是靠划竹排到对岸赶圩、干活、走亲戚。”安平村潭站屯70多岁的村民李春民对我们说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,安平村和新圩村的两户村民合资建成一座铁索桥,当地村民都称之为“天桥”,“过天桥”成为当地群众的“首选”,而划竹排过河则成为了“次选”。“有了天桥之后,大家都走天桥了,骑车过桥每趟需花费2块钱,步行花费1块钱。有时候每个月往来也有二十多趟,也得花不少钱。”李春民说。

走在新修通的安平大桥上,安平村原村委主任、现年已经64岁的冯荣华感叹这座桥修通给村民带来的新生活。“以前到大新县城要花上一个半小时,有了安平大桥后到县城30多分钟就能到了。”安平大桥方便了群众生活往来、生产经营,村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。

“不仅是民生桥,也是一座生态桥!”大新县交通局局长杨寿勤告诉我们,安平大桥的亮点之一就是横跨黑水河而不在河中设桥墩。

安平大桥横跨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,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珍贵。还在“可研阶段”,安平大桥项目就充分考虑如何实现不在黑水河内修桥墩、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课题。借助专家力量,多次修改方案,最终安平大桥桥墩由原方案的4个减为2个,在黑水河内不设桥墩。如今安平大桥修通了,不少群众及游客惊叹当初选择的正确性:“没有在河中设桥墩,让黑水河风光的完整性得以保全。”

大新县按照“交通+旅游”的模式建设安平大桥,在桥两头的两侧设有人行道和景观台,供游客驻足赏景,致力将其打造成一座吸引游客的“网红桥”。杨寿勤告诉我们,安平大桥是连接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安平仙河景区和明仕国家旅游度假区的“重要枢纽”,周边旅游资源丰富,通车后可实现多个旅游景区(点)聚集开发,带动沿线各地经济发展。

站在安平大桥景观台上,放眼尽收黑水河秀美景观,河岸树影婆娑,绿树倒影让河水视觉更黑。不远处,那座陪伴了两岸数代百姓、又曾在电视剧《花千骨》里吸睛无数的“铁索天桥”悠然自在,与青山、“黑水”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。

“我们安平村自然风光秀美,历史文化资源丰富,是古时候安平土司州衙的所在地,如今还保留着安平州衙和城隍庙遗址。安平大桥修通后,不少村民都搞起了农家乐,交通方便了,以后一定会有更多游客到我们这里旅游。”冯荣华高兴地说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–.–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