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焦点 > 

当代武侠作品对于传统武侠(金梁古)的突破和提升

2023-05-28 21:03:47 来源:观察网

回复@中华儿女团结必胜的帖子《今天,所谓的武侠,早已经被资本绑架了》,因为回复字数限制单开一篇

不至于作者说的那么严重,或者说这种问题限于被筛选后的影视/流量武侠作品。


(资料图)

武侠作品的批判性内核一直存在,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科时政教育的普及,比较金、梁时代近乎二次元脸谱化的社会架构,当代武侠在您所关注的社会价值意义上的范畴内已经进步很多了,甚至包括您所说的“指桑骂槐”——您举的例子属于影视化后的幸存者偏差,这点私货即便在武侠类都不算啥,更别提历史和键政类的作品。

武侠的没落,个人认为是这个题材的难度和读者(如作者这样)要求太高,导致这个题材和竞品题材相比,对作者要求太过或者说写起来不划算,具体梳理一下:

1、武道体系

武侠武侠,好歹要有合理的武道设定,无论是低武的传武体系、气血体系、内力体系、甚至港漫天子/神兵体系都算,这个门槛属于最低要求了。

2、打斗描写/格斗感

这一点,在格斗视频/动画影视普及的时代非常重要,不同作者写起来差距极大,但是武侠作品在这方面要求最高。

举个例子,武道体系往上就属于玄幻了,玄幻/仙侠作品的战斗读者允许近似回合制RPG,典型例子如《凡人修仙传》,但是武侠作品不行。

现在有些武侠作品的打斗描写,作者疑似都没看过视频网站上格斗UP主对经典影视作品和街斗视频的讲解,读者没法想象格斗场景不说,氛围塑造还不“燃”。

另外传武的复兴以及现在广义格斗道馆(散打/摔跤/综合格斗等等)的普及(包括视频网站中的内容推广),以及《龙蛇演义》为代表的传武格斗作品,进一步推高了读者对打斗描写临场感和合理性的要求,有的武学招式和格斗场景是真能复现的。

这里吐槽爱潜水的乌贼,打斗描写是他的弱项,在高武的《一世之尊》里不明显,但是在低武的《武道宗师》里,类似设定有其他优秀作品可以比较(比如书中的“借相”概念)问题就出来了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《武道狂之诗》,只能说真练过的作者写的更好。

这点放过去无所谓(我当年在租书店看的各种港台武侠,其实大部分也不怎么样),现在读者眼界高了,书中战斗尬打就没法看了

3、合理的武侠社会背景

这点就属于读者水平提高后大家吐槽多了,作品也必须与时俱进,也是作者在回复中所关注的。

比如过去读者吐槽——大侠咋兜里总有银子、还论锭(在上面留手印装B方便是吧),这类似我小时候的年代读者看《水浒》吐槽为啥总是喝酒吃牛肉一样。

问题在于《水浒》这种现实主义作品,还真能从宋代粮食管制和耕牛管理角度去解释,所以当读者以此回头去看武侠(包括金梁古),觉得从合理性角度武侠确实是成人童话(包括其中最历史向和现实主义向的《鹿鼎记》)。

说起来,进些年新派武侠较经典武侠的进步,就在于构建了自洽的、合理的武侠世界背景。

4、文以载道,武侠作品的键政内核

这是作者最关注的,也是自武侠诞生起的核心内涵,包括当年左派政治正确的梁羽生(英雄儿女赴边疆杀鞑子),以及擅长暗搓搓的塞私活的金庸。

而武侠作品的键政内核也是与时俱进的,比如“穿清不反鞑、菊花套电钻”,又如“只要把东南地主/豪商/官僚/保守学阀四位一体清洗掉大明就有救了”,甚至是厂公武侠文学(比如“阉党颂”,属于对当时主流历史公知的反动)。

这四点属于武侠特化的要求,传统的人物、情节这些共性的问题就先不论了,可见因为武侠题材的“成熟”和读者的高要求,写好门槛有多高,按上述要求梳理一下,看看是不是写武侠竞品赛道更容易:

1、能做好设定,写奇幻/仙侠不好吗?

2、一般作者很难写好战斗场景,写奇幻/仙侠的RPG回合制不好吗?

3、规避武力设定,直接写历史/架空不好吗?

4、为啥为键政这点醋包武侠这盘饺子,直接历史/架空键政作品不好吗?

还是从上面四点武侠特化的要求,看一下今年比较热的武侠作品:

1、《昆仑》系列,因为时代因素,在4上犯的错误最大,1有突破、23还可以,总体写法太传统;

2、《英雄志》,包着武侠皮的架空历史饺子;

3、《武道狂之诗》,12独一档,3的贡献在于对武道门派经济基础的解释,4直接借用真实历史反而把问题规避掉了(和阳明公一起打反王简直政治正确的犯规),经典武斗/战役名场面众多,燃;

4、《龙蛇演义》,12独一档,34勉强说的过去(别考虑已经高武/玄幻化的《龙蛇演义2》),类型开山作品,经典武斗名场面众多,燃;

5、《重生之大英雄》,12非常出色(连载时间在龙蛇之后),34化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,港片情怀加持,而且这个作者的作品正面意义上的政治正确。

6、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12不错,34独一档,武侠作品里能解释好武侠帮派、门派、朝廷关系以及经济基础的印象中就这部了,主角大地主/士人(解元,阳明公弟子)/门派领袖/朝廷江湖代理人、各种buff集齐一身,因为题材问题,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名场面无数。

综上,当下影视化/流量化的武侠作品,属于筛选后的幸存者偏差,不能代表当代武侠作品对于传统武侠(金梁古)的突破和提升。

而这种提升反而使武侠作品的门槛更高了,写好不易,同时武侠作品同其他类型作品互相融合(比如我提到的《重生之大英雄》按分类算到都市里),以及现在的诸天/综武类/武侠同人(版权问题就不提了,有佳作),想看武侠的话还是网上看吧。

PS:最后,感谢原贴里 @就怕被祸害了的作品自推,我去拜读一下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杨泗港大桥景观亮化设备正常,正办理接管移交 天天热推荐

相关新闻